2024年12月21日,新疆科技讲堂迎来了3D打印技术领域的领军人物——王华明院士,他主讲的主题是《重大装备高性能大型关键金属构件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及影响》。此次讲座不仅吸引了自治区各级领导干部,还为年轻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深度探讨了3D打印技术在重大装备中的应用及其未来发展。
王华明院士是中国激光3D打印技术的开创者之一,也是国内金属3D打印领域的第一位院士。他所带领的团队在新能源和新材料领域取得了显著突破,成功实现了激光直接制造大型复杂金属构件的技术创新。这项技术使中国成为全世界唯一实现飞机钛合金大型承力结构件激光快速成形的国家,不仅提升了我国航空航天制造业的竞争力,还推动了相关科技的发展。
增材制造技术,通常被称为3D打印技术,首次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这种技术的革新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制造流程,更提供了高度灵活的生产能力,使得制造业能够在小批量生产和定制化方面表现出色。例如,王华明院士的团队针对我国的运-20、歼-15等关键大飞机开发了相应的3D打印部件,确保了这些国之重器的制造质量和性能保障。
在上午的讲座中,王院士深入剖析了增材制造技术对装备结构、材料及制造流程的深远影响。他强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未来的制造业将更强调智能化、绿色化。这一技术的推广不仅能优化传统生产所带来的成本,更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响应市场需求,实现快速迭代,这对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和升级至关重要。
下午的“眼界”讲堂上,王院士与来自各大高校的100名研究生和青年教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他分享了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前沿观点,鼓励年轻学者热情参加到3D打印技术的创新道路上来。在实际的互动中,院士详细讲解了高性能金属结构材料的激光增材制造技术,探讨了这一技术对重大装备材料,结构及制造业的改革意义。
此次讲座内容丰富,从技术原理到实际应用,无不体现了王华明院士在3D打印领域的深厚造诣。他的见解不仅开阔了与会者的视野,也为新疆乃至全国的科技工作人员注入了新的动力。王院士的分享强调,3D打印技术的未来是充满希望的,随着AI和机器学习的发展,增材制造技术将更加智能,并在更多领域展现出其潜力。
总之,王华明院士的讲座是一场干货满满的技术盛宴,为与会者带来了关于3D打印的前沿知识和未来趋势的深刻理解,对推动该技术在重大装备制造领域的应用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这样的平台,我们期待更多科技工作人员能够携手并进,一同推动制造业的创新与发展。
解放周末!用AI写周报又被老板夸了!点击这里,一键生成周报总结,无脑直接抄 → →